首页 互联网文章正文

买“南极人”吊牌的厂商们,钱赚到了吗?

互联网 2024年05月22日 14:42 4 admin

说到国内有的内衣品牌南极人一个。如果你衣橱里有南极人保暖内衣,请一定要珍惜,因为现在很难买到南极人这个品牌自己生产的产品

2020年7月,南极人发布的2019年年报,让其被业内称为,靠“卖商标”一年收入13亿元。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对南极人这类靠着品牌授权活下来的品牌,质疑不断:这到底是不是门好生意?对于成千上万个为吊牌买单的厂商而言,他们真的可以从吊牌生意中分得一杯羹呢?

拿货98元,贴标后能卖到238元,这中间的利润高达142%,从“南极人,不怕冷”,到“恒源祥,羊羊羊”,10年前,这些洗脑的广告词,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于是,众多人相信着商标的影响力,并甘愿为此付诸重金。其中不仅有渴望加盟的工厂,也有许多个体经销商。很快,南极人察觉到商机,砍掉了生产线,低调转型卖起了吊牌。

“品牌授权”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经销商即合作经销商,另一种是供应商,自己开工厂。但授权门槛稍有不同:以天猫为例,恒源祥工厂需要缴纳100万元的保证金,南极人需要缴纳10万元保证金,俞兆林的保证金是5万元,北极绒则不需要缴纳保证金。

四大保暖品牌,正是靠着品牌效应,迅速抢占了市场并且守住了流量入口。长此以往,四大品牌转化率和客单价都更高,月销售数据也很可观。

原本厂里生产的内衣原本在自家品牌的网店售价49元都无人问津,挂上了南极人的吊牌后,以89元的价格却卖的更好了。

这并非个例。据《南方周末》此前报道,广东一家服装家族企业生产的牛仔裤,在自家的天猫旗舰店两件售价79元。但挂上南极人吊牌后,在南极人专卖店两条售价129元。除去8元标费,多了42元利润。

让我们再回到2020年7月南极人发布的2019年年报,让其“吊牌生意”再度引发关注

我们可以看到在南极人营业收入构成中,31.76%为品牌综合服务业务,金额约为12.4亿元;1.68%为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金额约0.65亿元。品牌授权相关营收合计约为13亿元,因而被业内称为靠“卖商标”一年收入13亿。

而与之合作的1113家供应商和4513家合作经销商,5800家授权店铺,则正是这场贴牌生意的买单者。

不难想象,大部分供应商和经销商都是抱着“共赢”想法,为这些吊牌买单。但事实上,近年来,他们却很难从这所谓的“商业共同体”中获益。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由于品牌方们为了扩张利益版图,鼓励各品类的厂商都可申请授权,不少盲目入局的厂商,并未考虑到其生产的品类对应的市场认可度和客户覆盖度,入局后才发现,生意并不尽人意。

“说起来是共同体,实际上一旦出现亏损,承担者只有厂商。”2016年,肖遥(化名)所在的一家上海的纺织品有限公司曾和南极人签订了授权合同,主要销售儿童毛衣。

“当时公司没有自己的电商团队和平台,所以就靠着南极人的分销商们在电商平台销售。”彼时负责销售工作的肖遥很快发现,由于儿童毛衣并不是南极人的主推类目,市场认可度较低,很难成为热销类目。

“当时一共申领了100万元的儿童毛衣商标,但最后厂里一共滞压了40万套成衣在仓库。”后来公司找到品牌方的对接人进行了投诉,对接人回复:商品价格偏高且款式过于单一,工厂需要尽快建立电商团队来依靠自身销售能力提升初步累销数量。”最终,工厂成为了亏损的唯一买单者。

品牌一直是一种强大的背书。对于获得授权的厂商而言,在贴牌生意中,最重要的也还是“牌”。品牌资产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源头,如果源头的价值不断贬值,积攒的口碑与情怀被不断消耗,那么厂商们自然也只能“坐吃山空”。

毕竟,这是一个消费者用脚投票的时代,如果品牌已经有名无实,一张缺乏质量保障的小小吊牌又如何让消费者买单呢?

标签: 南极人 互联网

亿网科技新闻资讯门户 Copyright 2008-2025 南京爱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苏ICP备14058022号-4 edn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