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获悉,机器视觉检测平台百迈技术获联想创投领投的数千万元 A 轮投资,原有股东参与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大机器视觉技术研发,加速行业需求覆盖,尤其是在半导体视觉检测。
在工业场景中,机器视觉主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测量 / 检测、引导、搬运、分拣等场景,完成 人眼不能完成的视觉任务,尤其在高精密制造领域,以消费电子、汽车制造等为代表的行业。
国内工业视觉产业链发展较国外晚,国内厂商大部分集中在产业链中游,且普遍从垂直领域入手,做集成装备或自动化专机。但在毛利率高达 70% 的产业链上游,国外已形成以基恩士、康耐视、LMI 等巨头为代表的核心软硬件研发商。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很多国内厂商正在试图打破产业链上游的垄断局面,利用软件、算法的优势开发出性价比更优的产品。
与当前众多国内厂商发展路径不同,深圳百迈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百迈技术 ")切入了难度最高的产业链上游,核心产品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通用 AOI 视觉平台(VisionPK)。
据公司创始人周飞介绍,百迈技术于 2015 年 3 月成立,团队用了 5 年时间打磨产品,目前已成功完成了所有相关技术的代码自我实现,部分场景实现了强于 openCV 和 Halcon 的算法效果,并拥有多项相关专利,系统工具库覆盖图像、预处理、检测、定位、测量、识别读码、通信等任务。
从 2017 年年底开始,百迈技术的产品就逐渐进入众多头部消费电子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包括苹果、华为、三星、OPPO 等,2019 年年中实现 3C 显示全行业覆盖,产品已经过行业验证,具备高可靠、高性能的特点。VisionPK 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算法层面,硬件可搭配 2D、3D 相机及相关组件完成从高精度到低精度的视觉任务,检测准确率在 99% 以上。
在通用平台的基础上,百迈技术的服务覆盖了 3C、汽车、纺织等行业,目前已经拥有 70 多家行业客户,以集成商为主,客单价在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客户的投资回报周期在 1-1.5 年,预计今年营收会在数千万元。
创始人周飞表示,公司接下来将进入半导体检测领域,主要考虑到半导体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国外厂商单价太高且国家政策鼓励打破技术垄断,因此打来大量市场需求,具备上游研发能力的厂商存在突破的机会。
总体上看,国内能够自主研发通用性工业视觉平台的厂商极少,主要壁垒在底层算法以及行业 know-how 的积累上。通用性平台的研发周期比垂直领域的产品长,需要开发者投入更多的精力与资本。百迈技术核心团队此前在国际头部的安防公司从事指纹、虹膜识别方向的研发,有 10 多年经验,产品面向政府执法、边境控制等身份识别领域。创始人周飞表示,这些大型算法软件项目的经验为后来做底层算法技术和产品平台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基础,百迈成立后 5 年的产品打磨也沉淀了丰富的业务逻辑与工艺等行业数据,公司接下来将快速拓展市场。
关于投资逻辑,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中国制造业正经历智能化转型,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正为制造业中关键的检测环节提供更先进、自主化的 " 眼睛 ",大幅提高效率与准确性。百迈历经六年,开发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通用 AOI 视觉平台,在技术和场景应用方面建立了坚实的壁垒。未来,我们将联动联想产业资源,与百迈共同以技术为基础来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变革。
声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认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
送邮件至:operations@xinnet.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
需注明出处:新网idc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