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冠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阶段性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为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部分经济活动停顿,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需求萎缩、生产要素保障困难、短期失业上升等直接风险。从微观角度看,疫情对产业影响呈现从下游逐渐向中上游传递趋势,实体零售及服务业企业首当其冲;受劳动力和供应链限制,部分劳动密集型、外贸出口型的工业企业受到明显影响。
一是服务行业受损面大,部分高流转型行业和弹性岗位影响凸显。随着人们对疫情传染性的认识,加之流通、出行和商贸等领域的短期必要管制,人员流动量急剧减少,需求骤降。以人流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旅游、宾馆、餐饮、零售等行业将在一季度受到严重冲击,传统服务业线下渠道几乎完全停摆。其中,特别要关注的是部分对于库存、物流及资金流转敏感的行业,以及服务业原有大量弹性就业岗位,是援企稳岗的重要帮扶对象之一。
二是部分制造业供应链受限,中小企业自愈力弱难抵风险。由于此次疫情比非典传染程度更高,疫情期间返程复工、企业复产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其对经济的影响从需求环节向供给环节不断扩大,受工人短缺、材料短缺、部件短缺等问题困扰,部分制造业企业的产能受限。特别是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小微企业,不仅背负来自厂房租金、员工工资、银行贷款的压力,同时还将面临因人力、物料不足而无法按时交货的违约风险,企业生存面临多重考验。目前,各地已出台多种形式的帮扶政策,但由于产业链上下游分散在不同地域,在政策衔接和扶持周期上还需进一步加强协同。
二、信息通信产业有效支撑各行业复工复产
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产品、服务等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间深度融合渗透,信息通信产业已成为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支撑平台,在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均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线上办公保障基础业务正常运转。为保障疫情期间企业业务,特别是基础业务能够正常流转,通过线上办公模式,企业实现远程协作、客户拓展、人才招聘、业务流转等操作。疫情期间,三大运营商以及阿里钉钉、腾讯会议、华为Welink等相继推出远程办公免费服务,助力企业经营管理回归正常化。阿里云联合钉钉推出的防疫复工数字化方案,可帮助企业疫情期间进行数字化管理,复工效率提升50%以上。
二是数字工具赋能制造企业恢复生产。借助数字化技术,企业通过推进远程监控、机器协作等生产方式,逐步恢复生产节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抑疫情风险。用友公司针对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推出了生产设备远程监控与维护云服务,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的可视化移动APP即可实现生产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报修以及运维操作等。此外,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协作平台充分连接生产要素,精准对接供需信息,以网络化协作方式,提升中小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
三是互联网为服务企业开辟新阵地。文旅、健康、教育培训等服务企业,积极拓展线上业务,为客户提供远程问诊、线上咨询和网络购买等服务。平安好医生、微医、阿里健康、丁香园等相继开通线上服务专区,专家实时在线答疑问诊。以生鲜电商为代表的新零售概念类电商异军突起,成为抗疫期间零售主力,餐饮企业纷纷借助网络平台经营自救,积极抵消疫情对实体零售的负面影响。
四是新模式为稳岗就业提供新路径。疫情期间,“员工共享”、 “企业微课”等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员工的灵活就业、保证了企业的稳岗复产。一方面,线下文旅餐饮行业纷纷关门歇业、员工闲置,而新零售和物流行业业务暴增、人员短缺,跨行业间的员工共享不仅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大量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帮助众多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另一方面,针对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和员工的“空档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开展“企业微课”线上培训工作,为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管理,各地区纷纷出台受疫情影响企业职工线上培训补贴相关政策,转危为机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员工职业技能。
三、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抓手助力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我国经济增长处于增速下行、艰难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此次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但短期内对制造业、对众多中小企业以及市场整体活力的冲击不容忽视,产业链、供应链一旦中断更将对我国家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信息通信产业更应主动响应企业需求,加紧完善服务供给能力,量质并重助力各行业稳步有序恢复生产,以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共筑经济自愈堡垒,为稳定经济社会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积极对接工业企业需求,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PP的供给水平。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PP的针对性、有效性,在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疫情防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和物资供应,发挥其在万物互联、信息汇聚、优化调度、异地协同、远程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高效进行。
二是加快5G等新技术应用,提升互联网平台在助力复工复产中的服务能力。加快5G技术的融合应用,增强5G技术对远程办公、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赋能作用。持续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社会需求和线上资源的精准对接,鼓励互联网企业加快产品应用创新,丰富产品内容,不断提升产品的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切实保障企业线上的正常运转。
三是搭建帮扶对接网络平台,落实疫情期间中小企业和员工帮扶和保护工作。搭建中小企业帮扶对接平台,畅通数据流通和信息传递渠道。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精准落实政策、资金及技术帮扶和对接工作,助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渡过困境。同时,利用好信息化系统和智能检测设施,落实疫情期间员工保护工作。
四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智能联动的风险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快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医疗、交通、物流、能源等传统公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新型基础设施为依托,破除数据资源流动的技术和行业壁垒,加快打通产业生产链、物流链和资金链,建立智能联动的风险预警和应急保障体系,为今后重大事件应急处理提供关键基础保障。
作者简介
李博文,工学博士,就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产业发展研究部,主要从事ICT产业发展研究。联系方式:libowen@caict.ac.cn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用户投稿、用户转载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电话:028-62778877-8261;邮箱:jenny@west.cn。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西部数码资讯门户 » 信息通信产业助力复工复产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