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普元DevOps5.3新增64个功能特性、优化了26项体验,其中,大型项目群管理能力、全新报表能力、动态任务看板、部署能力增强、第三方工具升级、平台性能优化6大关键特性,使普元DevOps平台性能实现了较大提升。
目录:
一、5.3版本的主要特性
二、对研发过程的思考
三、下一版本的想法
一、5.3版本的主要特性
首先说说我们的产品发展,每个版本在定义之初会有一个核心目标,围绕核心目标再去对特性分解和制定优先级。
1.0版本,我们是追着热点概念来,容器云、微服务、DevOps同时开展,投入很大,但种种原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5.0版本,更像是一个重构版本,经过1.0版本的市场尝试,我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紧急的,什么是普元所在的企业市场所需要的。
5.1/5.2版本,是一个敏态与稳态共同支撑的双模版本,正值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阶段,所以版本里既有敏捷的项目管理、也有瀑布的推进模式,能力上相对则更偏敏捷一些。
5.3版本,则在一次次实施过程中,充分认知了企业DevOps市场的特点与难点,进而形成了以企业级中间件支持、企业级项目管控模式等为重心的平台建设。
如果这里有产品经理,可能会问,如何来考虑新版本的需求范围?
如果这里有DevOps产品经理,可能会问,DevOps很多时候被诟病实施效果不明显,因为什么?
如何把握版本范围?
基础软件市场向来是竞争激烈的,但是合理运用好这个市场氛围,会是产品经理的一大利器。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产品版本,需要的来源一般包括四块:
售前交流的建议: 来自这方面的需求很多,对团队来讲,则需要很好的鉴别能力
项目实施的积累: 这个一般没有疑问,是必须纳入到后续版本的一部分需求
核心特性的巩固: 这个取决于产品定位,就像我们的定位是企业级生产线,那就必须满足企业的常见流程、中间件要求,并不断升级优化,要在这些特性上做到行业领先
竞争对手的压力: 尤其一些pk时的丢分项,或者对手的加分项,会是我们重点斟酌是否要纳入的需求来源
为什么很多企业DevOps建设效果不明显?
DevOps在实施后,很多人会觉得效果不明显,产生这个的原因同样有这么几点:
单职能部门承建,缺少高层推动。因涉及角色较多,如果只是为某个部门服务,平台是很难形成规模效应的
工具堆积,缺少流程与规范。单纯的工具链打通只是解决了统一工作台的问题,但是工件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有效关联,进而很难做整体的分析优化
一味追求快,对安全、质量考虑较少。企业IT系统的交付,安全是重中之重,单纯的自动化驱动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对于最卡壳的并没有实质解决。
技术有限,平台级设计不足。DevOps是一个持续的建设过程,周期也相对较长,如果只是短暂的考虑眼前的工具、管控,很可能在后续的发展中成为瓶颈。
回到标题,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们在5.3版本里的六个特性:
一、大型项目群管理
项目群是为了实现更高战略目标,对一组项目进行统一协调管理,日常工作则仍在各个项目内进行。
比如最近普元来了一个支持IPv6的需求,全线产品都需要做,此时就需要一个项目群来统一协调,制定大里程碑,组织驱动所有子产品按目标执行。在金融、电信等行业此类组织特征尤其显性。
所以在项目群的特性里,需要提供对多个项目统一协调,通过主项目与配合项目的设置,以及里程碑的跟踪,有效协同。